甜玉米在几度天气栽_甜玉米在北方露天什么时候种植好
1.甜玉米种植技术最佳时间
2.如何种植甜玉米,甜玉米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
3.最适合玉米生长的温度是多少
1、发芽温度:温度为6-7℃时,玉米种子开始萌动发芽,温度在10℃以上时,玉米种子发芽正常,玉米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25-28℃。2、发芽湿度:玉米种子萌发时,土壤持水量应当保持在60%左右,玉米出苗时,田间持水量应当保持在65-70%左右。
一、玉米发芽的最佳温度和湿度
1、最佳温度
(1)发芽适宜温度
①当温度为6-7℃的时候,玉米种子开始萌动发芽,但是发芽速度较慢,种子容易腐烂在土壤之中。
②当温度在10℃以上的时候,玉米种子发芽正常。
③玉米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-28℃。
(2)出苗至开花期适宜温度
①玉米的根系生长适宜温度为20-24℃,当温度低于4.5℃时停止生长。
②玉米的茎秆生长适宜温度为24-28℃,当温度低于12℃时停止生长。
③玉米的叶片生长适宜温度为25-27℃,当温度低于10℃时停止生长。
(3)抽雄至授粉期适宜温度
玉米在抽雄至授粉期这段时间,日平均温度以25-27℃为宜。当温度低于18℃或者是高于35℃的时候,玉米雄花不开放。
(4)籽粒灌浆期适宜温度
玉米在籽粒灌浆期的时候,日平均温度以22-24℃为宜。如果温度低于16℃,会影响到植株营养物质的积累以及运输。如果温度低于3℃,植株停止生长。
2、最佳湿度
(1)玉米种子萌发的时候,土壤持水量应当保持在60%左右为宜。
(2)玉米出苗的时候,田间持水量应当保持在65-70%左右为宜。
(3)玉米在出苗至拔节期时,田间持水量应当保持在60%左右为宜。
(4)玉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这段时间,田间持水量应当保持在75-80%左右为宜。
(5)玉米在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时,田间持水量应当保持在75%左右为宜。
(6)玉米在蜡熟期至完熟期时,田间持水量应当保持在65%左右为宜。
二、玉米从发芽到出土需要几天
1、玉米种子发芽出土时间
如果是实验室中培育玉米,一般3-5天左右即可发芽出土。如果是夏天,一般在播种后5-7天左右即可发芽出土。如果是春天,一般在播种后7-10天发芽出土。
2、玉米种子不出土的原因
(1)种子的质量较差,发芽率较低。
(2)地温过低,影响到了种子的发芽率。一般以5-10cm土层的温度稳定在10-12℃以上的时候进行播种为宜。
(3)播种后,遭遇连续阴雨天气,导致土壤湿度过高,影响到了种子正常的呼吸作用,并且还会使得种子更加容易被霉菌侵染,从而引起烂种。
(4)施肥的时候,肥料与种子距离过近。
(5)播种的时候,过深,种子没有足够的自身营养破土而出。
(6)地下害虫的危害,比如说小地老虎、金针虫、蛴螬、蝼蛄等。
甜玉米种植技术最佳时间
玉米种子一般在6 ℃-7℃时就可发芽,所以在早春适农时播种,玉米果穗包叶发黄、上部籽粒变硬时收获。
适农时。玉米种子在6℃~7 ℃时开始发芽,但发芽缓慢,容易受病菌侵染及害虫、除草剂危害,一般将5~10厘米土层的地温稳定在8℃~10℃,作为春玉米适播期开始的标准。早整地、整好地是适时播种的前提。春播期间气温回升快,最佳播种期一般只有10天左右。
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别名:玉蜀黍、棒子、包谷、包米、包粟、玉茭、苞米、珍珠米、苞芦、大芦粟,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,潮州话称薏米仁,粤语称为粟米,闽南语称作番麦。
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, 植株高大, 茎强壮,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,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,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。
如何种植甜玉米,甜玉米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
3-5月份。甜玉米的生长对土壤温度要求高,温度要在12度以上,这样种子才会生根。种植时间要比普通的玉米晚一段时间,甜玉米种植技术最佳时间是3-5月份,3-5月份的天气不是特别的炎热,温度刚好,有利于甜玉米的成长。
最适合玉米生长的温度是多少
甜玉米富含多种氨基酸、维生素等,被食品专家称为保健佳品。
(1)选地为确保甜玉米的特性,应防止与普通玉米串粉,所以种植甜玉米一定要与其他玉米隔离。方法有二:一是空间隔离,即与其他玉米田块间隔300~400米;二是时间隔离,与普通玉米错开播种期20~30天,特别是以种植夏播玉米为主的地区,若没有山丘、树林、河流等作屏障,则只能采取时间隔离。(2)选用良种要选择优质丰产性好、商品性好的正规科研院所繁育并且经过审定的品种,还要根据市场需求,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具体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。(3)适时播种甜玉米春播应以气温稳定在12℃以上时为适宜播期。夏播时越早越好,可采取保护地栽培或温床育苗移栽的方法,争取尽早上市。还应分期播种、分批上市。甜玉米生育期短,一般品种从出苗到成熟只需70~90天,生产上还要根据甜玉米的特性和商品需要,即以鲜果穗供应市场和加工的特点,采用地膜覆盖等调节播期,延长采收期。(4)播种保苗出苗差是甜玉米的突出弱点,因此播前底墒要足、盖土不超过4厘米是保证全苗的关键技术。若播后缺墒可及时补浇蒙头水。播种密度以行株距60厘米×35厘米为宜。每穴播种2~3粒,3~4片叶时手工间苗,5~6片叶时定苗,每穴留苗1株。(5)合理密植每公顷播种量22.5~30千克。早熟种每公顷4.5万~7.5万株,中晚熟品种3.75万~4.5万株,肥水条件好的可密些。(6)肥水管理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75吨左右,另每公顷施尿素225千克、磷酸二铵150千克作种肥,有利于提高玉米鲜穗的甜度和适口性。拔节、抽雄前应各浇水一次,同时每公顷追施尿素150~225千克。要及时浇灌浆水。(7)去除多穗甜玉米品种有多穗现象,应及时摘除,每株留壮穗一个。(8)防治虫害主要有玉米螟、黏虫、金龟子、蓟马、蚜虫等。在喇叭口期间用Bt乳剂(苏云金杆菌)600倍液,或18%杀虫双500倍液,或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,灌心防治玉米螟。严禁高毒、高残留农药。采收前15天应停止使用任何农药。(9)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是保证甜玉米甜度和高产的关键环节。采收过早,甜度不够,产量也低,过晚则表皮增厚,品质下降。授粉后20~30天内就应该及时采收嫩果穗,超甜玉米为授粉后20~25天,普通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可稍晚几天,若加工罐头可早收1~2天,出售青嫩玉米可晚收1~2天。也可以根据品种特性,只要达到了应该有的口味就可以开始采收。
甜玉米果实在16℃可保鲜5天,但在29℃仅可以保鲜1~2天,在35℃时,约12小时含糖量就明显降低,失去商品价值。所以,甜玉米在采收后一定要缩短运输时间,要做到边摘边上市出售或加工,或者采取降温保存的方法。另外,以甜玉米穗上市销售时,一定要用蒸熟的办法,不能用水煮,否则糖分散失到水中,影响品质。
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,玉米用处非常多,无论是炒、煮、煲汤、玉米粥,还是做加工制食品、做饲料等等。玉米很有营养价值,富含多种蛋白质、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,被人称为是长寿食品,大家知道玉米这么多好处。那么,玉米是如何种植出来的呢?其实种植玉米就是几个步骤,分别为适应环境、整地、种子处理、播种、田间管理、采收等。
1、适应环境;玉米属于怕冷喜温热作物,最适合生长温度在20℃~33℃,当温度低于10℃或高于40℃时生长缓慢或处于昏迷状态。对于土壤没多大要求,泥土含水分湿润度在60%~80%,玉米对于光照每天保持在10小时以上,玉米种植所用的肥料一般以氮、磷、钾肥。
2、整地;选择一块土壤肥沃、透气性好、疏松、地势高和排灌方面的田地。玉米在种植前首先要整地,整地应提前一个月深耕翻晒。在播前一个星期施入腐熟农家3000斤,把肥与泥土农机翻打均匀,用人工做成凸形垄畦面,每垄40厘米,垄与垄之间距离行人30厘米,沟深20厘米,单排种植。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爱做成平畦面地块,多排播种。
3、种子处理;玉米品种很多,种植一般选择产量高优良品种,每亩用种量3斤。在播种前先把种子简单处理下,先把种子放在太阳下晒种一天杀菌,再把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3~5小时,让种子吸收水分,提高发芽率。在播种的时候可以用些防病虫害药物拌种,药物很多。比如多菌灵、吡虫啉等等,使用药物拌种应按照说明比例方法使用,避免造成药害。
4、播种;露地种植玉米一般都是春播,播种时要根据当地区气温进行种植,在南方种植一般在2月中下旬播种,而北方气温较冷,等到4月5月才能播种。播种时若土壤干燥,应浇水至土壤湿润再进行播种,挖穴式直播,播种深度5厘米。每穴播种二粒,株距20厘米,覆盖土后,使用除草剂把表面土喷雾一次,预防日后杂草生长。一般播种后一个星期至10天玉米开始出苗,15天气出齐苗,当苗长至5厘米后,需要间苗,没有出苗的穴应及时补上,每个穴只留下一棵强壮的玉米苗。苗期遇干旱天气要给玉米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多雨天气做好排水工作,预防积水,出苗半个月之后进入田间管理。
5、田间管理;玉米后期管理主要是水肥、松培土除草、防病虫害等;
①水肥管理:玉米后期需要的水肥较大,其中水分方面不需要加以浇水,因为春夏两季属于多雨天气,除非遇上特别干旱天才需要每隔5天浇一次水。追肥做到少量多施,第一次追壮苗肥,每亩使用尿素15千克,挖穴覆盖式施肥,肥料与植物要保持一定距离。第二次大喇叭口期肥,使用尿素10千克和复合肥10千克。第三次施抽雄期深施复合肥25千克,也可以施腐熟农家肥或动物粪水,施肥时最好在雨后进行。
②松培土除草:玉米中期需要利用人工松培土一次,有利的玉米强根发棵,预防倒伏,发现有杂草要把杂草拔掉。
③防病虫害:玉米病害有猝倒病、大斑病、苗枯病、锈病、病毒病等。虫害主要有玉米螟、黏虫、蚜虫、棉铃虫、玉米叶螨等。病虫害防治的农药非常之多,虽然每个步骤管理到位,少有病虫害出现。但是,还是要做好预防工作,病害预防可以使用百菌清和多菌灵,虫害预防可以使用敌百虫、吡虫啉和烯啶虫胺,每隔10天喷一次,连喷1~2次,在使用农药前应按照说明比例使用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