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北京,拉萨,深圳,昆明,哈尔滨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

东北30年气温变化图,1960年的东北天气

4-6月份为春季,一般在8~10℃左右。

7-8月份为夏季,气候温热湿润多雨,7月份平均气温19-23℃,最高气温达38℃。

9-10月份为秋季,降雨明显减少,昼夜温差变幅较大,9月份平均气温为10℃,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℃,南部地区2-4℃。

11-次年3月份为冬季,漫长而寒冷干燥,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。1月平均气温零下15℃-零下30℃,最低气温曾达零下37.7℃。

扩展资料:

哈尔滨的地形地貌

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、呼兰区地域平坦、低洼,东部县(市)多山及丘陵地。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,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,中部有松花江通过,山势不高,河流纵横,平原辽阔。

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:第一级阶地海拔在132~140米之间,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,地面平坦。

第二级阶地海拔145~175米,由第一级阶地逐步过渡,无明显界限,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,面积较大,长期流水浸蚀,略有起伏,土层深厚,土质肥沃,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。

第三级阶地海拔180~200米,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,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,为丘陵地区

北京,拉萨,深圳,昆明,哈尔滨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

世界广阔,奇妙多姿。就以我们中国来说,有着世界最为复杂多变的地形,境内高山、丘陵、平原、谷地交错,构建了多元化的地理环境。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,喜马拉雅山峰傲视全球……但若是将视线再向南部移动,就会来到南亚次大陆。

相比中国多元化的地理环境,南亚次大陆的地理特征足以用两个词来概括:高山,降水。因为濒临海陆板块交接带,南亚次大陆有着全球最为充沛的降水量,但过犹不及,过多的雨水也为这里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。

世界降水最频繁的地区

乞拉朋齐坐落在印度阿萨密邦的一处袋形山坳中,只要从我们的藏区翻越喜马拉雅山就可以抵达这里。虽然面积狭小,但在国际上,它的名气却很大,因为丰沛的降水被称呼为“世界雨极”。

一年十二个月份,乞拉朋齐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六到九月份,但是降雨量却是令人瞠目结舌。据统计,在1960年8月—1961年7月的短短一年时间里,该地区的降雨总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6461.2毫米,为乞拉朋齐一举夺得世界雨极的称号。

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?拿两个数据来横向对比一下。台湾省火烧寮受飓风水汽袭扰,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降雨带,它在降水量最多的1912年时,总降水量为8408.0毫米,被人们说是百年难遇,但比起乞拉朋齐却少了整整18053.2毫米。我国北京地区年降水量在410-450毫米内,乞拉朋齐一年降水量可以抵过北京42年的总降水量之和。

每年的6-9月是乞拉朋齐降雨最多的时候,大量水汽在这里聚集、凝结、降落,只需短短数天就足以将这里化为一片泽国,而当地居民要忍受数月。在乞拉朋齐生活的是一个名为卡西族的原始部落,至今还是母系社会。

每到大雨来到的时候,乞拉朋齐人就会离开山谷,沿着卡西丘陵向阿拉干山、那加山等高地躲避,直到雨水退去后才会回到谷底捕猎、耕种,以及避冬。幸运的是,10月以后,随着西南季风的消退,乞拉朋齐降雨量也会锐减,当地人足以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。

为何雨水如此钟爱乞拉朋齐?

乞拉朋齐一个弹丸之地,雨水为什么会这么多呢?其实这是受到多方面合力的影响,也可以说是造物主的偏爱。

从大的地理因素来看,乞拉朋齐处在喜马拉雅山南麓,受海陆季风影响而有了充沛的降水。不仅仅是乞拉朋齐,包括它周围的孟加拉、缅甸等地区都有着充足的降水。

它们临近四大洋中最为潮湿的印度洋,每一年,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,数不尽的湿冷空气搭着顺风车向南亚次大陆奔来。湿空气无力逾越巍峨的喜马拉雅山,只能在南麓凝结成雨降落,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地形雨。

在南麓的一众区域内,乞拉朋齐最为独特。它不仅正面迎风,四周丘陵、高山环绕,使得水汽去无可去。乞拉朋齐的北面自不用说,是喜马拉雅山,而在乞拉朋齐的东端则是那加山和阿拉干山相接,南北走向,宛如一道坚厚的城墙,堵住了水汽东去的方向。

在这样独特的地形下,乞拉朋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,只能被动接受西南季风及携带而来的水汽,随着地形的抬升,印度洋水汽最终都化为雨水落下,造就了乞拉朋齐“世界雨极”的称谓。

缺水的乞拉朋齐

6-10月份是乞拉朋齐的雨季,从淅淅沥沥到哗啦巨响,往往只在短短数天内。雨季时候乞拉朋齐难以见到晴天,大雨一下可以连绵数月,直到季风消散,雨水才会停歇。

但令人啼笑皆非的却是,即使坐拥如此丰沛的降水,乞拉朋齐的当地居民却时常陷入缺水危机。这是为什么呢?原来乞拉朋齐降水分配严重不均,在过了雨季后,阴雨天气就会变得稀疏,只余下寒冷。

而乞拉朋齐地处高山谷地,海拔高,落差大,不论雨季降水如何凶猛,都会随沟壑流下高山丘陵,奔入平原地区。而乞拉朋齐的当地人尚且处在原始的生活状态下,缺乏取水与存储的技术及设施,只懂得简单地去接雨水。每当水汽消退,步入旱季后,当地人就不得不走上远路,到远处的河流处取水。

北京四季天气状态

北京在全国气候区划中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。但境内地貌复杂,山地高峰与平原之间相对高差悬殊,从而引起明显的气候垂直地带性。大体以海拔700—800米为界,此界以下到平原,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;此界以上中山区为温带半湿润—半干旱季风气候;约在海拔1600米以上为寒温带半湿润—湿润季风气候。

气候特征

北京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。春季干旱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天高气爽,冬季寒冷干燥;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,冬季盛行西北风,夏季盛行东南风。四季气候特征如下:

春 季

气温回升快,昼夜温差大,干旱多风沙。春季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,白昼时间加长,地面所得热量超过支出,因而气温回升迅速,月平均温可升高9—6℃,3月平均温4.5℃,4月为13.1℃。白天气温高,而夜间辐射冷却较强,气温低,是昼夜温差最大的季节。一般气温日较差12—14℃,最大日较差达16.8℃。此外,春季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,由于急剧降温,出现“倒春寒”天气,易形成晚霜冻。并多大风,8级以上大风日数占全年总日数的40%。当大风出现时常伴随浮尘、扬沙、沙暴天气。春季降水稀少,加重春旱,素有“十年九春旱”之说。

夏 季

酷暑炎热,降水集中,形成雨热同季。夏季除山区外,平原地区各月平均温都在24℃以上。最热月虽不是 6月份,但极端最高温多出现在 6月份,1961年 6月 10日极端最高温为43.5℃。进入盛夏7月,是全年最热月份,平均温接近26℃,高温持久稳定,昼夜温差小。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%,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。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达到479毫米(1972年7月27日)。因此,山区易出现山洪,平原造成洪涝,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灾害之一。此外,山区热对流作用较强,形成局部地区雷阵雨,并伴有冰雹,给农业造成一定损失。

秋 季

天高气爽,冷暖适宜,光照充足。入秋后,北方冷空气开始入侵,降温迅速。因此,初霜冻的过早来临时有发生。

冬 季

寒冷漫长。冬季长达5个月,若以平均温0℃以下为严冬,则有3个月(12—2月)。隆冬1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为-4℃以下,山区低于-8℃,极端最低气温平原为-27.4℃。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%,常出现连续一个月以上无降水(雪)记录。冬季虽寒冷干燥,但阳光却多,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时以上,为开发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拉萨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,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。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委风气候区,年降水量为200—510毫米,集中在6—9月份,多夜雨。最高气温28℃,最低气温零下14℃。空气稀薄,气温低,日温差大,冬春干燥,多大风,年无霜期100—120天。相对而言,3—10月份气候温暖而湿润,是西藏最好的旅游季节,而通常每年的“五一”是旅行季节的开始。

深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,风清宜人,降水丰富。常年平均气温22.5℃,极端气温最高38.7℃,最低-2℃。无霜期为355天,平均年降雨量1924.3毫米,日照2120.5小时,适合常年开展旅游。

昆明属北纬亚热带,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气候宜人,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,城区温度在0—29℃之间,年温差为全国最小,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,因此,昆明素以“春城”而享誉中外。

哈尔滨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中高纬度,在北纬44°04′~46°40′,东经125°41'~130°13'之间,西部和西南部是松嫩平原,北部和东北部是小兴安岭山地,东部和东南部是长白山系的张广才岭。

按我国的气候带划分,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。受极锋辐合带季风环流系统影响,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,冬季风强于夏季风,而且来得早,夏季风则来得迟。冬季风来自高纬内陆,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,严寒干燥,寒潮频繁,冬季漫长;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,温热多雨。冬夏季风交替时,夏季风由南向北逐步发展,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夏季风达到鼎盛,是哈尔滨市降雨最集中的时期。8月中旬到9月上旬,夏季风逐渐后退,即由北向南结束。季风气候产生明显的季节风,盛行风向交替变更。冬季盛行偏西或偏北风,夏季盛行偏南或东南风。春、秋季较短,偏南、偏北风交替变更。

气候特征 哈尔滨市气候的特点是四季分明,冬季漫长而寒冷,夏季短暂而炎热,而春、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,属于过渡季节,时间较短。受地理环境、海陆气团和季风的交替影响,全市各季气候差异显著,变化很大。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,气候寒冷干燥;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,降水充沛,气候温热;春、秋两季因冬、夏季风交替影响,气候多变,春季多大风,降水少,易干旱;秋季降温剧烈,常有霜冻危害。

春季气候 春季(3-5月)是冬夏的过渡季节,气温回升快,降水少,大风多,空气干燥,天气多变,气温变幅大。气温月际变化强烈,一般在8~10℃左右。 全市春季历年平均气温为5.1℃。低温中心在尚志、延寿和通河,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在4.4℃以下;高温中心在双城、阿城和宾县,历年春季平均气温大于5.6℃。 全市春季降水量历年平均为80.2毫米,少水年为39.0毫米(1989年),多水年为127.9毫米(1976年)。春季降水是南部和东部偏多,易发生春涝;西部偏少,易出现春旱。 春季风速最大,4~5月最大风速在22~37米/秒,历年最大风速为37米/秒(阿城1974年5月3日);平均大风日数为25天,依兰大风日数最多为63天。 全市各县终霜差异较大,历年平均为5月10日;双城、阿城和宾县在5月5日;五常、方正和依兰在5月上旬末;巴彦、木兰、通河和延寿在5月中旬;只有尚志在5月下旬初。终霜年际变幅较大,有时可比常年提早或后延10天左右。终霜拖后会造成晚霜冻,也是农业生产的一大灾害。

夏季气候 夏季(6-8月)气候温热,雨量充沛,光热水同季,有利于农业生产。全市夏季历年平均气温为20.8℃,在19.4-22.4℃之间变化;19.4℃这个最低值出现在1983年,最高22.4℃出现在1994年。夏季平均气温变幅虽然很小,高低只相差3℃,但是,对农业影响非常大。夏季气温也是西高东低。7月份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月份,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22.3℃;其中尚志、延寿、通河和依兰不足22℃。气温月际差异很小,一般只有2-3℃,为各季最小。夏季降水全市历年平均为379毫米;历年变化在197.5~633.7毫米之间,多少之间相差2倍多。季降水量历年平均大于400毫米的有尚志、五常和巴彦。降水强度不大,平均暴雨日数1~2天,特大暴雨少见。一般暴雨多出现在东部山区和丘陵地带,易造成山洪或水涝之患。

秋季气候 秋季(9~10月)是从夏到冬的过渡季节,因受北方冷空气影响,气候由暖变寒。气旋活动仅次于春季,天气冷暖多变,每当冷锋过后,气温急剧下降。气温月际变化幅度达8~9℃。全市历年季平均气温9.4℃;年际变化范围在7.9~11.1℃之间,变化幅度不大。初霜全市年平均在9月23日;最早出现在9月7日(尚志和延寿1976年)。由于霜受地形影响很大,造成了平原与山区的初霜日期早晚的差异。入秋后,降水量显著减少,但多于春季。全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94.3毫米;年际变化在46.2~167.1毫米之间;东部山区的尚志、延寿、方正和通河大于100毫米。秋季风速较大,仅次于春季,风向以偏南风为主。

冬季气候 冬季(11~翌年2月)在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,气温很低,降水极少,气候严寒、干燥。冬季历年平均气温为-14.2℃。1月份最冷,全市历年平均气温为-19.6℃。 冬季全市历年平均降水(雪)量为23.6毫米;年际变化在6.6-35.4毫米之间,多少相差近5倍。冬季全市盛行西南风,风速很小。有时出现暴雪天气。

气候极值 哈尔滨市年平均最高气温为5.9℃(1990年宾县),年平均最低气温为0.7℃(1969年延寿县)。日极端最高气温为37.8℃(1982年7月8日出现在依兰县),日极端最低气温为-42.6℃(1970年1月4日出现在延寿县)。年极端最多降水量为1081.3毫米(1960年出现在尚志市),年极端最少降水量为247毫米(1989年出现在双城市)。年极端最多降水日数达159天(1957年出现在尚志市),年极端最少降水日数仅80天(1962年出现在双城市)。日最大降水量168.3毫米(1960年8月1日出现在巴彦县)。极端最大风速为37.0米/秒(1974年5月3日出现在阿城市)。 (来源:哈尔滨市气象局)